林燃:理想MEGA是李厂长的滑铁卢,还是理想汽车的新起点?

2023-7-22 08:38| 发布者: 公路美学| 查看: 288| 评论: 0

6月上旬,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曝光了内部代号理想 W01车型手稿图的侧面线条,其MPV造型清晰可辨。并透露了新车的设计灵感来自鲸鱼。



紧随其后,在6月17日的理想家庭科技日发布会上,理想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同时也是旗舰MPV获得正式命名——MEGA。

从理想 W01到理想MEGA,同一款车型,变化的不仅是从内部代号到正式车名,还传递出新车待字闺中将出阁的急迫。

辅以第三方信息,日前,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理想汽车北京顺义绿色智能工厂已获得纯电(含增程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可以肯定,新车的生产事宜已经完全搞定,理想MEGA呼之欲出。从单款车型在售到L7/8/9三雄闹市,从增程唯一到增程+纯电,无论产品矩阵还是技术路线,理想的长大肉眼可见。



春风得意马蹄疾。

对此,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表示,十分看好MEGA的市场前景,它将成为50万以上所有乘用车的销量第一,而且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车身形式。

理想的字典里就没有“自谦”两个字。所以,对于这句话,我们需要考虑,理想是自信还是自负,理想的长大会不会演化为膨胀?
给MEGA加点料

目前,理想的车在新势力圈子内卖得最好。创始人李想,作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人可谓立下不世之功。

形象地说,李想为产品画了三个圈,从而精准地锁定了理想的用户群体。
第一个是“对价格敏感”。
理想的车目前在30万-46万之间,既不算便宜,也称不上绝对贵。
但禁不住车身庞大的诱惑,禁不住“500万以内最好”这个噱头的吸引,禁不住坚定对标BBA的态度,禁不住几乎稳坐豪华品牌周销量榜单TOP5的造势。
这一整套PUA之后,理想的车那就是不贵,至少物有所值。



第二个是“对续航焦虑敏感”。
这个点无需多费笔墨,增程式顶着业内人士的骂名,在用户群体中得到一部分人的坚定支持。
第三个是“对附加功能敏感”。
自理想把“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这杆大旗扯起来之后,就挖空心思往车里面填东西。
因为挖空心思,所以就填得有理,填得有市场,填出了一个宏大的用车场景。

李想让这三个圈彼此交集,三者重合的阴影部分就是理想汽车锁定的用户群体,可能群体不大,但胜在精准。
现在,理想MEGA来了。
当品牌定位没有发生变化时,新车的目标用户依然在之前建立的群体范畴内。这是理想已经明确的事实。
但售价超过50万了,是真贵了。用家庭用车的定位去支撑50万+的售价,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所以,李想再一次从产品定义的角度去考虑,希望进一步扩大精准指向用户群体的那块阴影部分的面积。



为此李想必须为MEGA的市场接受度增加新的砝码。

接下来,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不是多余的。
理想自研800V高压纯电平台,大规模量产5C电池,可以实现理论上的5C充电倍率,并给出了精确的充电实效,“充电9分30秒,续航400公里”。
同时,计划今年年底,理想超级充电站的数量将超过300个。
在续航焦虑和补能焦虑之间,理想的选择是不做选择,一起拿下。
在李想看来,这是在增程之后,目前能够做出的最优解。

MEGA的车长预计在5.3米以上,车宽约2米,车高预计会在1.8-1.9米左右。MEGA车身很大,是一辆不折不扣的全尺寸MPV。



为什么非要设计这么大?

除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空间,让理想造车更有利于车辆附加功能的设计之外,还应该有进一步的市场诉求。

我们知道,太大尺寸的车辆其实是不符合家庭用车理念的,包括对小区内部车位停放、郊野出行、城市巷道穿梭等都带来诸多不方便之处,而这些又恰好是家用车经常遇到的场景。
所以,在MEGA的产品定义上,理想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大概率,新车上市之际,理想会强化MEGA宜商宜家的概念。
一旦涉及商务概念,一切为了商务接待的排面,怎么大都不过。
为此,理想迄今没有用“沙发、彩电、冰箱”等家用车概念为MEGA造势。

行动上已经给出答案,理想希望通过MEGA悄悄扩大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



李想的最后一招就是补齐短板。

智能座舱方面,理想自研认知大模型Mind GPT,基于这个模型,理想同学在感知上会更像人;智能驾驶方面,理想发布了通勤 NOA解决方案,车主可以自主训练车辆。

如此,在李想看来,MEGA是具备了走量的基本素养:续航、补能有保障,宜商宜家两头吃,智能短板已填平,仿生设计有个性。
给MEGA鼓点劲

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去质疑MEGA的产品力。
这是处于上升期的理想现阶段卖出的最贵的车,当然理论上讲也是倾尽全力打造出的最好的车。

现在的问题是,理想MEGA能不能兑现副总裁刘杰的目标,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和定语,拿下50万以上车型的销冠王。



乍一听,确实有点信口开河的意思。但如果这都算信口开河,那李想曾经说的,我们团队将会在2025年完成年销160万辆的目标,5000亿的营收。
针对这句调门高到天上去的话,又该算什么?

所以,姑且相信刘杰的话是三思而后言。

那么这句话的底气在哪里?仅仅凭借对理想MEGA很能打的自信吗?当然不是,还要看市场。

以最近5月的销量情况为例。

在各大汽车信息平台上,关于50万元以上的汽车销量排行,常年霸榜前三甲的基本都是德系豪华三强中的三款中大型轿车,即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5系。

5月,奥迪A6L以14839辆位居榜首。

今年年底,理想MEGA上市之后,会大致以这个月销数据为参照,并实行超越吗?



大概率不会,因为这不仅仅对理想,而是对所有车企而言都太难了。
截至目前,在中国汽车制造史上还没有任何车企可以做到——50万元纯电MPV月销可达1.5万辆。

腾势D9是目前最接近这一水准的车型。5月,腾势D9以42万的成交均价,实现了11005辆的成交量。
但必须认清一个事实,腾势D9卖得最好的版本是DM-i,销量占比可以高达75%以上,而纯电版本占比并不高。
使用场景的局限性决定了,纯电MPV,特别是全尺寸的纯电MPV并不能满足用户长途远行的用车需求。

那么,理想将如何兑现自己吹过的牛呢?

从理想目前发布的销量周榜信息来看,理想非常擅长在特定的空间内,“玩”有利于自己的数据排序游戏。



比如,理想拟定的榜单名称“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巧妙地把特斯拉排除在外。试问,特斯拉不是新势力吗?特斯拉不在中国市场产销吗?
然而,在“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榜单中,特斯拉又回来了。
当然,特斯拉如果不回来,奔驰、宝马等怎么好意思排进榜单呢?
如果真是这样,这个榜单,理想还要排第一。那就真没法看了。
所以,按照理想的“严谨”,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5系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50万级的车型。
它们除了自身定价从40万+起之外,还有幅度不小的终端优惠,如此,理想会自觉把它们排除在榜单之外的。

而绝对50万级以上,销量最好的车型是宝马X5,5月销量为7907辆。这个数据对现阶段正处于上升期的理想而言,就有相当信心完成超越了。



基于此,针对MEGA销量,理想放下的狠话,绝对不是一时糊涂,信口开河。理想比我们想的更多,想得更远。
其目的很简单,造车要好好造不假,造势也要好好是真。
不然,对不起李想“微博之王”的名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理想科技集团直销变传销?销售地域 产品均涉嫌违规

下一篇:8 次接管,理想依旧牛 X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2022005879号-1 )

GMT+8, 2024-6-1 22:00 , Processed in 0.207692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