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丨“三株、三绝、三珍”,没有退思园,就没有同里古镇

2023-4-4 14: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64| 评论: 0



才食怡居桃花鳜,(盛泽)

又尝三桥太湖白。(同里)

吴越桨声添枕雨,(西塘)

一夜点滴到双桥。(周庄)

2019.04.21~23 西塘-同里-周庄,江南古镇三日游。

江南六古镇:甪直、同里、周庄、南浔、西塘、乌镇,如珍珠点缀在烟雨江南。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退思园让同里在江南水乡同质化中独具魅力。可以说,没有退思园,就没有同里。



同里古镇

交通:苏州北站→地铁2号线→苏州站→地铁4号线→同里地铁站→725公交车→古镇景区,9元。

票价:100元,当日有效,单次。

景点: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同里自古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古称“铜里”。镇内现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

古镇原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今尚存“东溪望月”、“南市晓烟”、“北山春眺”、“水村渔笛”、“长山岚翠”诸景。



古戏台。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巧妙利用不到十亩面积,设计了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苏州园林的特点。

退思园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系任兰生贬官还乡、退居民间之处。

全园占地九亩八分,也体现了盈亏满溢之意。



退思园采用横向建筑,风格独特。一改以往园林都是纵向的结构,而变为向横里建造,由四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自西向东,分厅堂、内宅、中庭、花园。

正厅两侧,原有“钦赐内阁学士”“凤颍六泗兵备道”“肃静”“回避”四块执事牌。进入内宅,为“畹芗楼”,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是个封闭式的院落。南北是两幢五楼五底的徽式跑马楼,东西是贯通两楼的双重楼廊。



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頻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退思园三珍之一。

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

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

“三株”是三棵几百年的古老罗汉松、银杏树和玉兰树;

“三绝”是指“桥”、“揽胜阁”和“菰雨生凉”;

“三珍”指的是:“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九曲回廊”中的石鼓文及“老人峰”顶端的“灵璧石”。












中庭为住宅的结尾,也是住宅向花园的过渡。庭院以“坐春望月楼”为主体,楼的东部延伸至花园部分,设一不规则的五角形楼阁,名为“揽胜阁”。

楼前置一旱 船,船头向东,直向“云烟锁钥”月洞门,宛如待航之舟,将游人引向东部花园。庭前植香樟、 玉兰,苍劲古朴。

白玉兰和广玉兰,证明任兰生为人做官的清白和心底无私的广博。退思园三株之一。









从揽胜阁内望后花园。









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坐北朝甫,隔池与菰雨生凉、 廊桥、眠云亭和闹红一舸相对。

一个“眠”字,一个“闹”字,意韵深足。

从退思草堂内可坐观池园之乐。旁有小琴房,琴声悠悠,莺啼燕舞,鱼戏荷莲,身在小院,心驰神远。















石宗。石芯之意?












花园出口门洞上书“留人”,彬彬待客之道。



退思园多“透、瘦、漏”的太湖石,尤以“老人峰”顶端的“灵璧石”为最。






三珍之一的“九曲回廊”中的先秦石鼓文。

与草堂相连的是环水池而筑的“九曲回廊”。此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上嵌“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的石鼓文,可观文思索。












坐10元单程游览车,去同里湖心之罗星洲。

船票10元。岛上古寺一座。以周围芦丛形似罗星得名。

景色可去可不去。



招牌桥桥长30.85米,桥面宽3.43米,桥堍宽4.94米,矢高4.35米,跨高10.85米。桥墩南北内侧,均刻有“乾隆丙寅春贞徐焕章氏建”字样,柱石上有对联:东为“垂天螮蝀通兰鷁,夹岸楼台护玉龙。”西为:“题柱客从云表度,涉川人向镜中来。”






水乡古镇划船之乐。水乡古镇的同质化景色。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



珍珠塔入口。






同里镇的古桥有:

三桥——太平桥(1913年)、吉利桥(1987年重建)、长庆桥(1470年始建,1704年重建),核心景点,打卡胜地。三座古石桥,跨三圩,越两港,相距不满半百米,呈三足鼎立的姿态相依相偎在古镇的中心。

思本桥(1253年)、富观桥(1353年)、普安桥(1369年)、泰来桥(1746年)、中元桥(1755年)、乌金桥(1811年)、永寿桥(1879年重建)、大兴桥(1913年)、独步桥、升平桥(1997年重建)。

思本桥是古镇桥龄最长的、也是最古老的桥,建于南宋,跨越的桥港上。



珍珠塔内戏台。

《珍珠塔》故事主人公方卿见姑,翠娥赠塔,陈王道嫁女的史实在同里源远相传。故同里设此景点,并称为“珍珠塔”。

女生外向,诚不欺也。









同里的“三多”,一是桥多;二是名人雅士多;三是明清建筑、私家园林多。
<hr>
同里景区票是单次的,一不小心出了门口就不能再进入。这一点需要改进。
<hr>
欢迎关注《鹊华烟雨明湖风》,美食旅游文化传播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三株口服液消亡史,年销售80亿的“巨无霸”,却被湖南老头扳倒?

下一篇:三株药业创始人吴炳新控股上海生态美公司面膜含激素罚36万余元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2022005879号-1 )

GMT+8, 2024-6-18 21:35 , Processed in 0.194317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