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2023-8-2 11:20| 发布者: 真不是我干的的| 查看: 224| 评论: 0

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的属性概括。这里的“五类事物”不能单纯理解为“五材”或“五元素”,而应理解为包括五方、五时、五化、五色、五味、五脏、五腑、五官、五华、五志等广义的事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居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以此为基点,在空间上可以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而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又认识到与五方密切相关的天之五星的运行可引起五时季节的气候变化,进而又产生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物候变化,这些气候与物候现象与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如树木的生发、火苗的炎热、土地的受纳、金属的沉降、水的润下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古人进一步认识到,木、火、土、金、水五种变化是构成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基本功能元素。在后来的发展中,五行的意义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指五种物质本身的运动,而抽象为代表五大类事物属性的哲学概念。而五大类事物属性的代表——五行的周期性变化,是伴随太阳的升起降落的昼夜周期循环以及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四季(五季)周期性循环而发生的。因此,从本质意义上来说,五行是自然界阳气变动的五种过程或五个阶段,即木代表春季阳气初生,火代表夏季阳气盛长,土代表长夏阳气由隆盛向收藏的转化,金代表秋季阳气盛长,水代表冬季阳气潜藏。
五行学说,是古代哲学家以木、火、土、金、水五类基本事物的功能属性为代表,来归类自然界事物的属性,并以五行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复杂的运动变化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和平衡。
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同样受到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因此与阴阳学说一样,五行学说亦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故《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和抽象所形成的理论认识,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因此,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五材”“五元素”,但实际上已超越了木、火、土、金、水具体物质的本身,而具有其广泛的哲学涵义。《尚书·洪范》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日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概括。
“木曰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能曲能直,舒展柔和,引申为生长、升发、条达舒畅之意。凡具有这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木。
“火日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温暖、升腾之意。凡具有这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生化、承载、受纳之意。凡具有这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土,故有“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即变革。“金曰从革”本意是指金属的产生源于变革,后来引申为肃杀、收敛之意。凡具有这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寒凉、滋润、向下之意。凡具有这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帖学的一面大旗:陈忠康老师书法欣赏

下一篇:陈忠康:书法的日常化与日常书写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2022005879号-1 )

GMT+8, 2024-4-20 19:20 , Processed in 0.205565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